李群玉(807~858),字文山,生于澧州車溪七里莊,23歲時遷居澧州治所附近的仙眠洲。生性曠達,專以吟詠自適,不樂仕進。杜牧游歷澧州,欽佩他的詩名和才氣,勸他參加科舉考試。太和二年(828)正月,李群玉考試落第,對科舉制度徹底失望,“朱門待媒勢,短褐誰揄揚?”從此不再參考。他先是“蟄居”,“十年侶龜魚,垂頭在沅湘”,沅澧流域的風情不僅熨平了他赴舉蒙辱的受傷心靈,而且給了他創作靈感,創作了《秋登涔陽城》、《南莊春晚》等膾炙人口的詩歌。繼而“漫游”,詩人的足跡遍及江表、荊州、巴蜀以及粵桂,結識了政要李虞、裴休和著名詩人李商隱,與詩人方干、姚合、段成武等成為好朋友。這一期間,他創作了大量的羈旅詩和山水詩,“詩筆遒麗,文體豐妍”。
杜牧臨死前向巡視湖南的裴休薦舉李群玉。李群玉于會昌三年至六年、大中六年至八年兩度人幕府,受到裴休的禮遇和器重。后來,裴休官至丞相,與令狐绹一起向朝廷推薦李群玉。令狐绹親自撰寫《薦處士李群玉狀》,倍加稱贊:“佳句流傳于眾口,芳聲籍甚于一時”。李群玉受到鼓勵,向唐宣宗獻詩三百首,唐宣宗詔諭:“所進歌詩,異常高雅”,授弘文館校書郎。但僅三年,因為他“訐直上書”、“傲盡公侯”,厭倦官場爾虞我詐的生活,毅然辭職南歸。他寫的《出春明門》一詩,直言心中的憤懣:“本不將心掛名利,亦無情意在樊籠。鹿裘藜杖且歸去,富貴榮華春夢中”。
南歸途中,李群玉經過位于湘陰的祭祀娥皇、女英二妃的黃陵廟,題詩一首。是夜投宿旅棧,夢見與二妃互敘情好,并相邀兩年之后“游于汗漫”。大中十二年,李群玉離開澧州,再次東游,行至江西南昌,投洪井而死,履行了兩年前與二妃的承諾。光化三年(900),唐昭宗詔準著名詩人韋莊的奏請,承認李群玉為“遺賢”,追賜進士及第。
李群玉是晚唐享有盛名的大詩人。同代著名詩人周樸稱贊說:“群玉詩才冠李唐,投書換得校書郎”;另一著名詩人李頻也說他是“逍遙蓬閣吏,才子復詩流”?!度圃姟蜂浝钊河裨?60余首。
李群玉作品
引水行
一條寒玉走秋泉,引出深蘿洞口煙。
十里暗流聲不斷,行人頭上過潺湲。
龍山人惠石廩方及團茶
客有衡岳隱,遺余石廩茶。
自云凌煙露,采掇春山芽。
圭壁相壓疊,積芳莫能加。
碾成黃金粉,輕嫩如松花。
紅爐爨霜枝,越兒斟井華。
灘聲起魚眼,滿鼎漂清霞。
凝澄坐曉燈,病眼如蒙紗。
一甌拂昏寐,襟鬲開煩孥。
顧渚與方山,誰人留品差。
持甌默吟味,搖膝空咨嗟。
石 潴
古岸陶為器,高林盡一焚。
焰紅湘浦口,煙濁洞庭云。
迥野煤飛亂,遙空爆響聞。
地形穿鑿勢,恐到祝融墳。
© 2021 湖南省常德市詩詞學會版權所有/湘ICP備14009931號-1
網站建設:科毅電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