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耀(1936~21300),又名王昌耀。祖籍桃源縣三陽港鎮王家坪,1936年6月27日出生在常德城育嬰街。從小受革命熏陶,立志報國。大伯父王其梅和父親王其桂,學生時代投身革命。少年時期,昌耀轉徙于常德、桃源兩地讀書。1950年4月,中國人民解放軍38軍114師政治部在桃源縣招收青年學生,昌耀瞞著父母報名,被錄取,成為一名文藝兵。部隊開赴遼東前夕,母親找到住處,才與其執意要走而假裝“沉睡不醒”的兒子惜別。不料,這競成為永訣,次年母親便去世了。昌耀為沒向母親“言別”而遺憾終身。
昌耀從桃源出發,隨軍北上,在遼寧鐵嶺38軍留守的“政文大隊學習”,就這樣揭開了他充滿坎坷和傳奇色彩人生的序幕。1951年春赴朝作戰。期間,昌耀兩次回國參加文化培訓。1952年在上?!段幕瘜W習》發表散文《人橋》,詩人自稱從此“開始了我的文化苦旅”。1953年6月,在朝鮮元山附近一次戰斗中昌耀負重傷,回國治療,愈后人河北榮軍學校完成高中學業。1955年,他既出于對“開發大西北”號召的響應,又出于對中國西部異域情調的向往,也當然包括對自己詩歌未來的期許,到了青海。他被安排在青海貿易公司任秘書,工余從事詩歌創作。1956年,調青海省文聯任創作員,參加創辦文學雜志《青海湖》,并擔任編輯工作。1957年,在青海貴德鄉問體驗生活時,為勘探隊員創作《林中試笛》短詩二首,被誣“反黨毒草”打成右派,先后在湟源,淺山等地勞動改造,繼而因為他滿懷憤怒和希冀寫下了近萬字的《辯護書》而罪加一等被投進西寧監獄。1959年,昌耀被流放到祁連山深處的勞改農場,詩人在這里度過了20年痛苦而漫長的歲月。
1979年,沉冤得以昭雪,昌耀回到《青海湖》編輯部,他以一首《致友》重返詩壇:“九死一生黃泉路/我來了/骨瘦如柴/昂起的/還是那顆討厭的頭。”詩人晚年回首這段往事時,批評由于“反右壯士”的促狹,造成對一個熱誠投奔大西北熔爐的年輕人的“政治謀殺”,是對公正的嘲弄。他坦陳自己的心跡:“我從創作伊始就是一個懷有‘政治情結’的人。當如今人們趨向于做一個經濟人,淡化政治意識,而我仍在樂道于‘卡斯特羅氣節’、‘以色列公社’、‘鐮刀斧頭的古典圖式’,幾疑心自己天生就是一個‘左派分子”’。劫后余生,昌耀傾盡全力采掘情感深處沉積已久的藝術礦藏,先后推出《慈航》、《山旅》、《劃呀,劃呀,父親們》、《河床》等一篇篇詩作,像狂飆突起,震動詩壇,震撼讀者。結集出版的著作有《昌耀抒情詩集》、《情感歷程》、《噩的結構》、《昌耀的詩》和《昌耀詩文總集》。昌耀的作品有清新鮮活的現實寫照,亦有浪漫主義類似惠特曼式的激情奔放的吶喊。但更多如《空城堡》那樣,用近乎現實主義手法抒寫自己的心靈世界。其詩作想象的奇峻、語言崎崛,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其詩的總體風格表現為冷冽、凝重與熱烈、奇峻的和諧統一。2000年2月,中國詩歌學會授予昌耀首屆“廈新杯”詩人獎。昌耀是生活在精神西部的圣徒,是二十世紀后期活躍在詩壇的優秀詩人。詩人祝勇在《昌耀不死》中寫道:“白晝里他是狂沙埋不了的高貴,月色里他是鷹隼一樣游弋不休的傷感,”他“像一只敏感的蒼鷹,尋找著屬于自己的滑翔軌跡,全然不去理會外面世界的脈息。不管怎么說,昌耀都是二十世紀的一個奇跡”。詩人韓作榮著文稱昌耀為“詩人中的詩人”,“他的作品即使和世界上一流詩人相比,也不遜色”。
2000年3月23日.昌耀與肺腺癌抗爭數月之后,以自己獨特的方式——從青海省人民醫院墮樓而下,實踐了回歸母親懷抱的愿望。詩人曾于1980年春天,回到闊別30年的老家桃源縣三陽港鎮,見到惟一直系親人、離家時僅一歲的胞妹,吐露想回歸故里的心曲。爾后,在《傘之憶》中表現了詩人對家鄉深深的眷戀:“三十年一笑,有微風吹濕的紅塵;/木屐踏歸,/像傘向我斜向撐開。/夢夏早已幾回霜降,而這片荷葉總浮在心潮/常葆鮮綠。”昌耀去世后,家人遵照他的遺囑。將其骨灰歸葬故里,陪伴母親身旁。
昌耀作品
致修篁
篁:我從來不曾這么愛,
所以你才覺得這愛使你活得很累么?
所以你才稱獅子的愛情原也很美么?
我亦勞乏,感受嚴峻,別有隱痛,
但若失去你的愛我將重歸粗俗。
我百創一身,幽幽目光牧歌般憂郁,
將你幾番淋透。你已不勝寒。
你以溫心為我撫平眉結了,
告訴我親吻可以美容。
我復坐起,大地燈火澎湃,恍若蠟炬祭儀,
恍若我倆就是受祭的主體,
私心覺著僭領了一份祭儀的肅穆。
是的,也許我會寧靜地走向寂滅,
如若死亡選擇才是我最后可獲的慰藉。
愛,是閭巷兩端相望默契的窗牖,田園般真純,
當一方示意無心解語,期待也是徒勞。
我已有了諸多不安,懼現沙漠的死城。
因此我為你解開發辮周身擁抱你,
如同強挽著一頭會隨時飛遁的神鳥,
而用我多汁的注目禮向著你深湖似的眼窩傾瀉,
直到要漫過歲月久遠之后斜陽的美麗。
你啊,篁:既知前途尚多大澤深谷,
為何我們又要匆匆急于相識?
從此我憂喜無常,為你變得如此憔悴而玩劣。
啊,原諒我欲以愛心將你裹挾了:是這樣的暴君。
僅只是這樣的暴君。
© 2021 湖南省常德市詩詞學會版權所有/湘ICP備14009931號-1
網站建設:科毅電商